目前市场上对钢化玻璃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最终的检验效果是玻璃(单片或钢化后的中空玻璃)安装到建筑物上,玻璃上反射的外界景物在几十米外看存在多大的扭曲变形,目前大部分玻璃均存在明显的变形现象。当然中空玻璃由于环境温度或海拔高度的变化,造成内外压差导致玻璃凸起或凹陷现象,双层钢化玻璃价格,也会产生明显的扭曲变形现象。如果中空玻璃生产时的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与现场安装使用时的条件一致,并且安装良好,则中空或者安装因素不会对玻璃变形造成大的影响。这里我们只讨论钢化平整度对以上变形现象造成的影响。
造成钢化玻璃存在扭曲现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在炉内加热,前端和尾端加热比中部要快,并且由于传送辊道间距离较大,通常间距约120MM左右,玻璃前端和尾端有变软下垂现象。在进入到钢化段急冷时,也会造成玻璃边部和中部冷却收缩的不同,来宾钢化玻璃,玻璃前端和尾端与中部相比,玻璃内局部密度有些差异,存在突变现象,造成微观结构上不均匀。当光线入射到玻璃上,在玻璃上下表面分别产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钢化玻璃价格,由于边部与中部微观结构的差异,反射景物如一条电线,到边部明显折弯,中空钢化玻璃价格,线条变粗,甚至变成一个光圈。一般情况边部波形越大,现象越明显;波形较小,会有所好转。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要减小玻璃边部的变形现象,除尽可能减小边部波形外,还应重点改善玻璃加热的均匀性、炉内及钢化段的传动辊道水平及跳动和冷却均匀性等因素。
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大多听说过福州钢化玻璃自爆的事,更有一部分人亲历过这样的时刻。当你从被玻璃幕墙包围的建筑丛林中穿过的时候,当你每天在淋浴房洗澡的时候,你是否担心过玻璃突然自爆?你想过如何应对吗?
其实从钢化玻璃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自爆问题。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国内的自爆率各生产厂家并不一致,从3%~0.3%不等。一般自爆率是按片数为单位计算的,没有考虑单片玻璃的面积大小和玻璃厚度,所以不够准确,也无法进行更科学的相互比较。为统一测算自爆率,必须确定统一的假设。定出统一的条件:每5~8吨玻璃含有一个足以引发自爆的硫化镍;每片钢化玻璃的面积平均为1.8㎡;硫化镍均匀分布。则计算出6mm厚的钢化玻璃计算自爆率为0.64%~0.54%,即6mm钢化玻璃的自爆率约为3‰~5‰。这与国内高水平加工企业的实际值基本吻合。
即使完全按标准生产,也不能***避免钢化玻璃自爆。大型建筑物轻易就会用上几百吨玻璃,这意味着玻璃中硫化镍和异质相杂质存在的几率很大,所以钢化玻璃虽经热浸处理,自爆依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