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雾
白雾就是在玻璃下表面的中间,出现一条白色的痕迹,它一般出现在初始生产的前几炉,这是由于陶瓷辊的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的,当玻璃进炉的初始几十秒内,玻璃下表面直接受到热传导而四角卷曲,玻璃与陶瓷辊的接触面变小,与陶瓷辊的摩擦力加大而造成的,随着陶瓷辊表面温度的下降会消失。我们可以在初始生产时把下部温度设定得低一些,把下部的功率也设定得低一些,另外一定要连续生产,不能让炉子空运转,如果暂时不生产可以把加热开关关掉,防止出现白雾。
4、弯曲
我们在生产钢化玻璃时,如果出现弯曲一般是靠调整风压,或者调节吹风距离来解决的,非常有效快捷。但有的操作工并不明白上下温度的差异也会造成玻璃的弯曲,假设风栅段的吹风距离,风压的大小是相等的话,如果玻璃四角向上弯,就说明下部温度过低,相反如果玻璃的四角向下弯的话,说明下部的温度过高,如果需要靠调节温度来使玻璃平整的话,并非一两炉就能解决,需要几炉以后才行。
5、球面
这是在做6毫米以下薄玻璃而且版面比较大的时候出现的,可以通过温度调整的功能把中间纵向的上下温度各调高就可以了,有时候需要调高30度左右。(由纵向两边第2排起向中间递增)。一个的操作工应该明白,温度和光学性能的关系是:温度高加热时间长,钢化玻璃图片,成品率会高,5mm钢化玻璃价格,但光学性能会差;反之温度低,或加热时间短,光学性能好,但成品率会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寻找的效果。温度的高低与钢化玻璃的颗粒度有很大的关系;在风压相等的条件下,温度高颗粒小,温度低颗粒大。
钢化玻璃是利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的方法,或是化学方法进行特殊处理的玻璃。一般是在原来普通的浮法玻璃基础上,经过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温度再经过淬火处理,使玻璃内部中心部位具有张应力而玻璃表面部位具有压应力并达到均匀应力平衡的玻璃产品。钢化玻璃的品种包括化学钢化也称离子钢化和物理钢化两种;
化学钢化玻璃的特点是由于采用颗粒较大的离子如钾离子置换玻璃表面的钠离子,凭祥钢化玻璃,在约400度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完成;化学钢化玻璃可以切割、热弯等,但经过高温加工后的玻璃强度会受影响;化学钢化玻璃的初始强度可以达到原片的6-7倍,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加长,性能会衰减;由于离子置换的特殊性,多数使用在超薄的玻璃上。
物理钢化玻璃的特点是强度高,一般强度可以达到普通平板玻璃的4倍左右;安全—钢化玻璃破碎后立即分裂成没有尖角产生的小颗粒;缺点是存在自暴的可能;
物理钢化玻璃也同样存在着两个品种即全钢化玻璃及热增强玻璃之分,热增强玻璃不存在自暴现象,但是强度仅仅是普通玻璃的两倍左右,多数应用在高层建筑,提高抗风压性能;热增强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
目前衡量钢化玻璃的平整度主要有两个技术指标:弓形度和波形度,***都有定义,波形度又分为中部波形度和边部波形度(翘曲),目前***的钢化炉可以做到批量生产过程中,6MM透明钢化玻璃弓形度≤1‰、中部波形度≤0.05/300MM、边部波形度≤0.10/300MM,远远优于***。但在有些情况下,远处看玻璃成像,依然能看到玻璃的边部反射成像存在扭曲现象。
左边一片玻璃边部扭曲现象明显,右边一片玻璃要好很多。通过大量的观察、总结及分析,玻璃的成像效果和波形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玻璃的边部翘曲来说,8mm钢化玻璃价格,波形度不好,成像效果不会好;波形度良好,成像效果一般会较好,但不是的。主要是一片钢化玻璃在传送方向的前端和尾端,变形现象更明显。